close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暑 假期間忙著陪孩子玩,無法提供更多訊息,請大家原諒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女兒今年五月與她最愛的英文老師近照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這是在基金會上次講座 ,食物保鮮與保存的文章,重新整理與大家分享

食物調理與營養(上)

         我的女兒今年要升小二了,六歲以前一直飽受免疫低下困擾與痛苦,跑醫院掛急診是家常便飯。為了女兒的健康,我像所有的家長一樣,所有可以試的方法都試過了。我自己有專業的乙級廚師證照,理所當然,我會去思考食物與健康的關係。一開始,我也像大家一樣會去買有機食物用生機飲食的方法。但是生機食物一方面較貴;另一方面取得也比較困難,所以我就上圖書館翻閱所有關於飲食保健的書籍  ,也進修中醫 .素食 .生機 .....等課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為ㄌ講座所研讀過的部份書籍

    經過一陣子的研究,我慢慢建立一個觀念:如何選擇食物、保持食物的新鮮、正確的烹調食物,讓食物在營養素最好的狀態下被我們吃進肚子裡,這樣才是健康的開始。這個道理很簡單,大家可以想想看:食材新鮮,食物的營養才會被保留,我們在調理的時候,就不必加入太多調味料來提味。相對的,身體的器官也不需要花很多力氣去處理不必要的工作,這樣子,身體自然也就健康了。二年下來,竟然改變了女兒每個月必需定期住院接受治療,連主治醫生也驚訝不已,如今女兒不僅建康、開朗還非常貼心,更加證明我的想法及做法是正確的。

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暑假近照

        食物的新鮮度是我首先注意的,一個大原則就是當令的食物是最好的。我個人的狀況是每天上菜市場買菜,因為我們家人口少,所以買的菜量也少,我知這種情況對大多數的職業婦女來說是不太可能的,因此相對之下,食物的保存就更加重要。

        我們先來看我們常吃的穀類。這一類的食物比較容易被黃麴毒素污染,在夏天保存較不容易,短時間用塑膠還好,可是穀類常常會存放很久;且塑膠膜壁薄,傳熱快,易發霉生蟲,失去食用營養價值。我比較常食用的五穀米,每次買的量大概都維持在一到二週的量,每種穀物都用小罐子裝好,分類放在冰箱裡。

 

      在烹煮的時候,我都先從白米、然後糙米和白米混合、然後漸漸加入不同種類的穀物。我看許多朋友會一次倒入十多種穀物,然後自然而然煮成一大鍋,這樣子蠻危險的,對於有一些腸胃不好的人,一下子要腸胃去消化這麼多種類的食物,其實負擔蠻大的。

       肉類容易受含沙門氏菌,炭疽桿菌、結核桿菌的感染。肉類的保存法,用冷凍方式較能長期保鮮抑菌。我們的習慣是到市場把肉買回來後,大致分一分就放進冰箱,這個方法沒有問題。我在這裡會比較強調的是冷凍肉類快速冷凍緩慢解凍的重要的觀念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放在冷凍的肉類最好要估計好 一次的用量。解凍肉時前晚一定要放在冷藏室數小時慢慢解凍,絕對不可以放在熱水或高温中將冷凍的肉解凍。這樣的解凍法除了會讓肉纖維、肉汁、美味、可溶性營養素流失,肉也會乏味、不嫩滑、易污染。最糟糕的是以熱水泡洗的方法快速解凍,這樣子會造成丙醛的物質的釋放,這類的物質是致癌物,有人以老鼠實驗,10分鐘皮膚變桔紅色,三個星期後發生腫瘤

 

 

        所以像肉類,我每次買回來之後,會先估計每次的用量,然後用保鮮膜先把肉與空氣隔開,然後再把他放在夾鍊袋裡面才放進冷凍庫裡面。要吃的時候,我會先拿出來放在冷藏庫慢慢解凍,這樣冷凍處理肉類可以存放三個月都不會變質,而且也不會因為處理不當造成營養的流失。

       在調理方面,川燙肉的時候,會使水溶維素B群、蛋白質、鐵、鋅都容易流失。較好的處理方法是整塊肉洗好,切後不再洗,這樣子比較可以保護溶於水的維生素、無機塩與蛋白質

食物調理與營養(下)

---蔬菜及其他---

  

      新鮮蔬果中的亞硝酸塩含量較少,在室温存放下,細菌和酶的作用會使硝酸塩還原成亞硝酸塩,這會使維生素流失愈多,所以低温冷藏是比較好的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將每天要吃的水果放置水龍頭下滴水

       蔬果類的食物保存比較好處理,大原則還是要將食材與空氣隔開,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買保鮮盒,將蔬菜放入就可以了。至於根莖類的部份,尤其是像牛蒡這種可能分成很多次食用的食物,我還是會用先用保鮮膜封起來,沒有吃完的話再封回去就好了。

 

       我們都知道,在烹調的過程中,脂溶性的維生素較易保存而水溶性則不易保存。但是大家比較不知道的是水果中有一種分解維生素分解酶,可分解以維生素C,若温度在60~80度則維生素C大部份會流失。95度以上會鈍化。

也可以在鍋下煮湯鍋上蒸菜原味烹調

       從這個大原則來看,我們在燙菜時不要一次下太多,道理很簡單,雖然水已經開了,但是一次下太多菜,水的温度就會降到60~80度中間,而這個温度,就會讓則維生素嚴重被破壞,我們家沒有使用微波爐,我是用蒸煮方式。

        另外像菠菜、青椒、芥菜、甘藍菜心、花椰菜,這類食物的料理的原則是急火快炒、高温熱燙、在水中加油或酒,這些目的都在於提高水温,保護葉綠素。

 

       至於一些我們比較常用的辛香料、麵條這一類的食材,我會比較建議放在玻璃罐裡面,通常我會在裡面放乾燥劑。乾燥劑大家可以到食材行去買一整包,或者是我們吃海苔的時候,裡面都會附有乾燥劑,把這些乾燥劑留下來很好用的。

  另外一些比較無法歸類的食物,我們可以一個一個來看:1. 雞蛋:買回來的雞蛋放在冰箱中應該大頭朝上,直立存放藏約,冷      30-60天。雞蛋不能生吃,也不可以吃半生熟的,因為生雞蛋有抗生素和抗胰蛋白酶,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吸收,而抗胰蛋白酶只能在高温時被分解。

2. 醋:醋雖是有益的調味品,但不能過量飲用。因為太多的量會阻礙鈣的代謝,會使體質堅硬度受損,而胃潰瘍、胃酸過的人更不能吃,而對於在服用碳酸氫鈉、氧化鎂、胃舒平...等鹹性類的藥物的人更不宜,因為磺胺類孳在酸性環境中容易形成結晶,損害腎小管,且服用,且會使金紅黴素等抗生素藥品失效。

3. 醬油最好不要生吃,因為傷寒桿能在醬油中生存29天,痢疾桿菌生存2天。

      身體的營養是靠著血液輸送,血液太髒,容易形成如高血壓、高血脂...等疾病。如果能讓身體有乾淨的血液,那麼肝與腎就不需拼命的工作,人自然不會疲倦,精神自然會神采飛揚。

     當然,保持血液乾淨的方法不只是從食物下手,運動會使身體代謝的能力變好,幫助身體將不要的東西排泄出去;少服用藥物以減少肝臟的負擔;凡事看開,減少壓力,才能讓自己的免疫力更好,以上這些方法都可以幫助自已及家人維持身體健康。但是管理食物,消極的想法是讓自己的錢不致於變成一包又一包腐敗的食物,這也是理財的一部份。積極一點,管理食物可以說是管理家人的健康,這個責任其實很重大呢!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滿心的祝福大家健康快樂!!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原好食味 的頭像
    原好食味

    孩子的健康世界

    原好食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